1. <p id="riddb"></p>
        <pre id="riddb"></pre>
        1. 杭州市拱墅區全國首創“四大品牌”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發表時間: 2009-06-30來源:
          本網訊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高度重視和諧社區建設工作,和諧社區建設工作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在全國首創了“一崗解兩難”助老助殘服務、“一傾斜四延伸”全覆蓋救助、社區失業預警干預和“零遺漏、全方位”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四大服務品牌,和諧社區建設成績顯著。全區6萬余名老年人、殘疾人和困難低收入群體實現服務全覆蓋,全區共投入各級各類救助資金4802.6萬元,受益群眾7.96萬人次。今年5月30日,拱墅區被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城區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首批“全國社區共建共享先進城區”榮譽稱號,此前的2002年,拱墅區被民政部授予全國首批社區建設示范城區榮譽稱號。

            一、首創四大服務品牌,破解和諧社區建設難點

            拱墅區位于杭州城北,區域面積87平方公里,下轄3個鎮、 7 個街道,共有81個社區, 8 個村,總人口達60余萬。30年前,這里集中了杭州城區大多數輕紡化工企業,屬典型的老工業區。改革開放中,全區歷經國企改制、下崗分流等變革,濃縮了改革開放30年來杭州快速發展的軌跡,也曾遭遇了社會變革中的種種困惑:社區老弱病殘多、下崗職工多、外來人口多。然而,不久前的一項權威調查卻顯示,住在這里的居民,幸福感指數高達95%以上。是什么讓并不算是杭州富裕城區的拱墅區居民感到生活在這里頗具幸福感?拱墅區在創建和諧社區中獨創的“四大品牌”給出了答案。

            “一崗解兩難”助老助殘。張麗娜是杭州第一棉紡廠的下崗女工,家里有一個患腦癱的兒子。拱宸橋社區專門為她設立了一個助老助殘崗位,除了負責照料腦癱的兒子外,再負責定期走訪照顧社區3位老人,每個月千余元的穩定收入不僅解決了其家庭生活難題,也解決了社區3位獨居老人的生活照料難題。作為浙麻、杭一棉、杭絲聯等國有大中型棉紡企業集中地,不斷增加的“4050”下崗失業人員所面臨的再就業難題,影響著社區和諧穩定。作為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區域,拱墅區60歲以上人口超過6萬余名,其中獨居、空巢老人近萬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難題,已成為社區工作的熱點難點話題。

            從2005年開始,拱墅區率先推出融助老助殘服務和解決“4050”人員再就業為一體的“一崗解兩難”新模式,通過建立助老助殘服務站、設立助老助殘社區公益性崗位等措施,緩解“4050”人員就業壓力,同時滿足社區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服務需求,實現“一崗解兩難”。目前,全區已建成助老助殘服務站30個(其中示范型站點10個),站點面積2500平方米,開發助老助殘公益性崗位200個,向轄區1200余名困難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免費服務,低償、有償服務覆蓋全區6萬余名老年人、殘疾人和困難低收入群體。

            “一傾斜四延伸”全覆蓋救助。在5 .12大地震后“無家可歸”的四川民工唐明,得到了駐地半山社區替他向拱墅區慈善總會申請的3000元困難救助款。對外來人口實施困難救助,在拱墅區已經制度化。只要在轄區內生活1年以上、并與轄區企業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凡合同期間因災害、疾病、工傷等原因導致生活特別困難的,最高可得萬元救助。外來人口由于其流動性大,受到管理約束少等原因,為現行的救助體系不“兼容”,也使他們成為社區和諧的“短板”。拱墅區在和諧社區創建過程中創造性地推出了以“一傾斜四延伸”為主要內容的全覆蓋救助工程,實現救助對象向老、幼、病人群傾斜,救助范圍向農村群眾延伸、向邊緣困難家庭延伸、向外來務工人員延伸、向突發事件領域延伸,實現救助對象城鄉全覆蓋。受益人群從城鎮低保困難家庭,擴大到農村低保困難家庭;從城鎮邊緣困難家庭,擴大到農村失地農民;從企事業單位下崗職工,擴大到在職困難職工;從轄區居民,擴大到外來務工人員。救助范圍從現金援助擴大到就業援助、醫療援助、住房援助、助學援助、司法援助等。目前,已累計投入各級各類救助資金4802.6萬元,受益群眾7.96萬人次,使轄區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

            拱墅區全覆蓋救助的創新之舉,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領導的高度肯定,省委書記趙洪祝、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副省長陳加元等5位領導先后6次作出批示。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高管信息》、新華社特稿、中央電視臺1套《朝聞天下》欄目、民政部《中國社會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等國內主流媒體給予廣泛宣傳報道。

            社區失業預警干預。住在米市巷街道夾城巷社區的韓寶山,今年2月開始失業在家,不過,沒過多久,社區勞動保障室工作人員就了解到他的情況,主動把崗位送到了家里。能夠這么快了解失業人員的情況,并及時地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這得益于拱墅區對社區勞動就業年齡段人員進行分類管理。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嚴峻的就業形勢,拱墅區首創“社區失業預警干預”機制,將社區內所有勞動年齡段內人員,按照就業穩定性劃分為ABCD四類,并建立數據庫;用“紅、黃、綠”三色對就業狀況進行監測評級,重點對失業人員和邊緣失業人員進行監控和預警,及時全面掌握社區就業狀況,為促進就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基礎數據。

            “零遺漏、全方位”居家養老。今年4月,拱墅區為首批“空巢”老人免費安裝了“全球眼”攝像頭,并贈送具有GPS全球定位功能和“一鍵通”呼叫功能的CDMA手機。通過這套系統,“空巢”老人在家的一舉一動都將傳輸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天候實時遠程看護。

            拱墅區以養老保障、醫療健康、生活照料、文體娛樂、權益維護和志愿服務等“六網”為基礎,將轄區6萬老年人全部納入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提供愛心食堂、日托、康復、醫療等四大項服務。向60歲以上的困難老人、重殘老人發放“居家養老”服務券,依托最先進的3G技術,為80歲以上困難老人、重殘老人免費安裝“全球眼”實時看護系統,探索建立“零遺漏、全方位”的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

            二、堅持四位一體建設,實現社區和諧健康發展

            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理念,堅持社區自治、服務、治安、環境四位一體建設,為社區和諧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規范社區自治。各社區都建立社區民情懇談會、事務協調會、工作聽證會和成效評議會等四會制度,居民對社區事務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參與。充分發揮企業退休人員自管小組、居民小組長和業主委員會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社區居民投身社區建設、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

            完善社區服務。完善社區公共服務,建成社區服務中心65個,向居民提供社會保障、救助、就業等公共服務。建立社區自我服務體系,壯大社區志愿者隊伍,成立81個社區志愿者服務站,社區注冊志愿者3.97萬人。發展經營性社區服務,建成15條社區服務一條街,對124個社區便民服務點實行統一管理。提升社區服務信息化水平,建成由四網、社區服務信息亭、120呼叫系統、視頻會議系統組成的“四網一亭二系統”。開展社區共建活動,鼓勵和引導社區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開放單位內部設施,實現社區資源共享。

            提升社區治安。健全社區安全防范網絡。加強社區綜治工作室(站)、物業保安和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建立社區警務室75個,社區電子監控792處,構筑社區防范機制和防控網絡。完善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時了解居民群眾的愿望,加大矛盾排查和調處力度,成功調解4668件,調解成功率98.5%。落實“三位一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設置主題式服務廣場,為流動人口創造良好的生活與就業環境。該區連續四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平安區”,群眾滿意率連續兩年達到97%以上。

            改善社區環境。加強社區環境綜合整治。新增綠化104.1萬平方米,整治庭院67個,對49個老舊小區實施了截污納管,改造污水收集系統219條,整治撤村建居農居點8個,累計完成危舊房改善1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600余戶。開展社區環保宣傳教育和愛國衛生運動。動員和組織居民參加義務植樹、種草、護綠、打掃環境衛生等活動,著力整治社區亂建房、亂停車、亂發小廣告等行為,維護社區環境整潔有序。

            三、加強四大保障力度,夯實和諧社區建設基礎

            圍繞“全國領先、全省示范”目標,通過加強領導、完善設施、提升隊伍、加大投入等四大舉措,全面加強和諧社區建設。

            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貫徹落實民政部和浙江省委、杭州市委文件精神,根據和諧社區建設的新要求,調整充實拱墅區社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將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相繼出臺了《拱墅區和諧社區建設十一五發展規劃》、《拱墅區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的意見》等政策。同時,將和諧社區建設列入政府工作考核和實事工程項目,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全面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開展社區配套用房清理工作,重點做好撤村建居社區的配套用房新建、確權,全區社區配套用房為75500平方米,每百戶50平方米,大大超過省、市標準。另外,通過新建、翻建、置換、資源共享等辦法,在轄區建成“星光老年之家”105個、企業退休人員活動中心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1個、社區健身苑點153個、助老助殘服務站30個,社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提升隊伍素質。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通過社會公開招聘、機關下派等辦法,將文化素質好、辦事能力強、熱心社區工作的同志充實到社區工作。目前,全區739名社區工作者,大專以上學歷509名,占68.9%;社區工作者平均年齡38歲,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日趨合理。

            加大社區投入。將社區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充分保證社區建設各項經費,去年安排社區工作經費6800萬元,比2007年增長65%;提高社區工作者工資福利,去年社區工作者人均工資福利5.31萬元,比上年人均提高1.91萬元。

          責任編輯:和諧中國網
          日本xxxx片免费观看国产_国产最大成人亚洲精品_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_91亚洲无码视频